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23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娱乐

五月天最新后续:原始音视频已提交稽查部门,这次凉了?

好看的 希公子阿 2023-12-05 21:48 Posted on 广东

戳上方蓝字“希公子”

点击右上角选择“设为星标”,好文不错过!

来源|读屿
01

如果有什么bgm在响起的瞬间,就能让“八零后,九零后” 的情怀值被瞬间拉满,相信五月天的歌曲,一定位列榜首。

每次开演唱会,不仅门票瞬间售罄,就连场馆外也时常围满粉丝。
         

 

票价有等级,但为音乐痴狂的心却不分年龄。

只要熟悉的前奏响起,无论场内还是场外,我们都是“VIP”观众席,为自己的青春呐喊助威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但就是这样一个无论走到哪里都拥有无数拥趸的乐队,近期却被传出“假唱”的丑闻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事件起因,是一位名叫“农夫”的up主将五月天在11月16日上海演唱会的12首歌曲录了下来,用技术手段分析后得出结论:
         

 

“12首歌曲中,有5首均为假唱!”
         

 

   
图片来源:网络
         

 

“农夫”是一位小有名气的“打假”UP主,经常将歌手的声波放在软件中进行对比,通过音频所呈现的精准程度进行分析,来揭露演唱会是否存在假唱嫌疑。
         

 

在五月天之前,他还“鉴定”过邓紫棋,檀健次,周深等多位歌手。
         

 

用他自己的话说:
         

 

“人的嗓子不是机器 ,不可能一首歌的每个音都特别地准。若软件显示每个音的音准都特别准,基本肯定这个人声经过了后期修音,如果检验素材是来自演唱会人声,那就是假唱。”
         

 

   
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,即便同一个歌手,也不会在演唱会现场唱出和录音棚同样的效果。
         

 

能做到这些的,只有机器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但说他们完全假唱也是不对的,根据UP主的分析,有些曲目是从头到尾的假唱,有些,则是一半真唱,一半假唱。
         

 

而一场演唱会大约有30首歌,up主只拿到了12首歌曲的音频投稿,就发现了将近一半的歌曲存在问题。
         

 

将比例扩大到整场演唱会,甚至扩大到多场巡演,结果应更为夸张。


02

当然,UP主的“假唱”推论也只是建立在软件数据分析后所得的结果,自然免不了旁人的质疑,也离不开粉丝的辩驳。
         

 

比如,有人说他们在10天之内连开8场演唱会,必然导致嗓子太累,假唱可以理解;

比如,歌手会因为身体原因使得演唱会现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,为了不让观众失望,有时候可以“半开麦”;   

比如,五月天在结束国内演唱会后还要奔赴海外,巡演十分辛苦,观众们感受的主要是一种氛围,与其说是参加演唱会,不如说是为自己青春寻得圆满。
         

 

图片来源:网络
         

 

但UP主在鉴定了五月天11月28日的伦敦演唱会后,得出的结论更加触目惊心:   
         

 

总共30多首歌曲,超过一半都存在假唱的嫌疑!
         

 

看来,无论国内国外,五月天对待粉丝的态度倒是“雨露均沾”。
         

 

只是不知道那些花钱买票,为自己青春圆梦的粉丝们在得知真相后,会不会觉得些许遗憾?
         

 

当小屿看到热搜上“五月天假唱”的爆红词条时,即便自己不是歌迷,但内心还是狠狠的抽动了一下。
         

 

那些响彻在青春岁月中的《盛夏光年》,那些在毕业季里,在KTV中被一遍遍唱响的《干杯》,那些在绝境中鼓舞人心的《倔强》,似乎都被沾染了铜臭味的风,吹散在我们记忆深处。
         

 

冥冥中似乎也在告诉歌迷们,再璀璨的青春岁月,也终将被金钱腐蚀的满地残渣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五月天演唱会的门票,不仅以“难抢”著称,还以价格高而闻名
         

 

单拿上海演唱会门票来看,价格为355元到1855元不等,8场演唱会下来,入场人数超过36万。   
         

 

僧多粥少的情况下,溢价抢票早已不是秘密。

试想一下,你花费几千上万元奔赴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,准备为青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,却发现演唱会现场只是万人一起听旧时的CD外加大合唱,是何种心情?
         

 

这就像你来到了米其林三星餐厅,厨师却因身体不适为理由,给你端上来一盘预制菜一样。

当你准备退钱时,对方却认为,你享受到了高档餐厅的环境,理应为“服务”付款,至于菜肴的味道,反而无所谓。
         

 

或许有人可以打“情怀”牌,但放到市场层面,如果真如UP主所说,这就是赤裸裸的涉嫌售假!


03

为了探求真相,从12月3日起,就有记者在不断地拨打经纪公司电话,却均被挂断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不久后,经纪公司在社交平台发文写到“全程热唱3小时,真正唱到了天亮”,疑似回应“假唱”争议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但在公众舆论面前,几句苍白的辩驳略显无力。   
         

 

就在12月4日上午,上海演唱会的原始音频,视频,已经提交到有关部门进行科学的测评分析,将在几日后公布调查结果。
         

 

当天晚上,五月天经纪公司正式发布声明:
         

 

巡回演唱会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!

图片来源:网络

随着声明的发布,粉丝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下,万幸,自己的青春未被辜负,那些记忆中的鎏金岁月,即便落满灰尘,依旧泛着温暖的光。
         

 

谁能想到,一次质疑,一次音轨分析,一场演唱会,掀起的余波居然如此持久。

或许有人不明白,演唱会假唱,说白了是歌手个人水平无法支撑起业务能力,有必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么?
         

 

答案是:很有必要。
         

 

根据我国相关条文规定:
         

 


演员和演出单位不得组织假唱,如果违反规定,将没收违法所得,并处以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。
         

 

所以,演唱会假唱,这不是单纯的道德层面的瑕疵,更是法律层面的红线。
         

 

观众们要维护的不仅是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更是用切身行动坚决堵住娱乐圈“假唱”的缺口。
         

 

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假唱,一直是内娱祛之不掉的顽疾。
         

 

   
比如“萨顶顶拿反话筒”的“名场面”;
         

 

再比如,某次晚会上,吴谨言和许凯合唱了经典曲目《笑红尘》,完成独唱部分的她放下了话筒,但舞台上却依然响着女音...
         

 

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
         

 

这些尴尬的场面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调侃,更应该有所警觉:
         

 

是不是只要站在舞台上,就代表“敬业”?
         

 

是不是只要拿着麦克风,就能当“偶像”?
         

 

作为消费者,我们有理由对买到的劣质产品提出质疑,那么作为粉丝,自然可以对艺人不称职的表演提出不满。
         

 

试想一下,倘若站在舞台中央的他们,以假唱和抠图作为“敬业”的宣传,以浑水摸鱼作为演出的“格调”,长此以往,会产生何种后果?
         

 

是否会让新生代偶像们以此为模板,只需站在舞台中央摆好pose,等待音响师施展绝技,便可获得万人簇拥与欢呼。  
         

 

其实我们都明白,不是唱功顶尖的人才能成为歌手,这其中掺杂着太多的偶然,也有太多的幸运。
         

 

我们不苛求每次表演都十全十美,只希望台上的偶像们能明白:

粉丝之所以愿意去听演唱会,不仅是纪念那一曲曲在记忆中早已泛黄的CD唱片,更是想重温那段掺杂着叛逆,无羁和热血的青春岁月。


-作者-

*作者:凉风,爱自由爱幻想,喜欢阅读和美食。本文首发读屿(ID:zazhizj)。

点“在看”给我一朵小黄花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